从设计到制造:医疗器械创新项目的跨部门协作实践

 
发布时间:2025-01-16 10:24:58 | 浏览量:36
 

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医疗器械行业中,创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动力。然而,创新不仅仅局限于单一部门或领域,而是需要跨部门、跨职能团队的紧密协作。从设计到制造,医疗器械创新项目的成功实现离不开研发、设计、工程、采购、生产、质量控制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。本文将深入探讨医疗器械创新项目中跨部门协作的实践,以揭示如何有效整合资源,提升项目效率与质量。

医疗器械站内文章配图-1.jpg

一、项目启动与跨部门团队组建

1.需求洞察与项目立项:市场调研部门深入医疗机构,与医护人员、患者交流,收集临床需求痛点。例如发现现有某类手术器械在操作精准度上存在局限,影响手术效果。基于此,提出创新医疗器械项目需求,经高层评估后正式立项。

2.跨部门团队组建:挑选来自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。设计团队包括工业设计师、用户体验设计师;工程团队涵盖机械工程师、电子工程师;制造团队有工艺工程师、生产计划员;质量团队负责质量把控;法规事务团队确保产品合规。各成员明确自身在项目中的角色与职责,签订项目责任书,为项目推进奠定基础。

二、设计阶段的跨部门协作

1.多轮概念设计与评审:设计团队根据需求生成多种概念设计方案,通过草图、3D模型展示。随后组织跨部门评审会议,工程团队从技术可行性角度分析,如是否有合适的材料与工艺实现设计;法规事务团队评估是否符合法规标准;制造团队考虑生产难度与成本。各方提出意见,设计团队据此优化方案,经多轮迭代确定最终概念。

2.设计细化与DFMA(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):进入设计细化阶段,设计团队与制造团队紧密合作开展DFMA。制造团队提供生产设备、工艺能力等信息,设计团队据此优化产品结构,使零部件易于制造、装配,减少装配工序,提高生产效率。例如将多个零件合并为一个注塑件,简化装配流程。工程团队同步进行电路设计、机械结构优化,确保产品性能稳定。

三、供应链与制造筹备阶段协作

1.供应商开发与选择:采购团队依据产品需求,与设计、工程团队共同筛选供应商。设计团队对零部件外观、精度等提出要求,工程团队提供技术规格,采购团队评估供应商资质、价格、交货期等。三方共同考察供应商,选定后签订合作协议,确保原材料、零部件稳定供应。

2.生产工艺规划与验证:制造团队主导生产工艺规划,工艺工程师制定详细工艺流程,确定各工序参数。与工程团队协作进行小批量试生产,验证工艺可行性。质量团队全程监控,对试生产产品进行严格检测,反馈质量问题。各部门共同分析改进,直至工艺稳定,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。

四、制造阶段的跨部门协同

1.生产计划与进度跟踪:生产计划员根据市场需求预测与订单情况,制定生产计划。与采购团队协调原材料到货时间,与制造团队安排生产设备、人员。定期召开跨部门生产进度会议,通报生产进度,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,如原材料短缺、设备故障等。设计、工程团队随时提供技术支持,保障生产顺利进行。

2.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:质量团队在生产线上设置多个质量检验点,对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进行严格检验。一旦发现质量问题,立即组织跨部门分析会,设计、工程、制造团队共同查找原因,制定改进措施。如发现某批次产品性能不达标,经分析是生产工艺参数波动所致,制造团队及时调整参数,确保后续产品质量稳定。同时,建立质量反馈机制,收集客户使用反馈,用于产品持续改进。

五、项目收尾与经验总结

1.产品交付与市场推广:产品制造完成并通过所有质量检测后,交付给客户。市场团队制定市场推广策略,与销售团队协作开展产品宣传、培训活动,将产品推向市场。同时,收集市场反馈,为后续产品升级提供依据。

2.项目复盘与经验传承:项目结束后,组织跨部门复盘会议。各部门回顾项目过程中的工作,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。整理项目文档,形成案例库,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。表彰在项目中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,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跨部门协作项目。

爆品站内文章配图-3.jpg

「深圳绿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22年专注医疗美容健康品类创新、开发、落地,设计覆盖产品开发全产业链:设计分析、外观设计、结构设计、界面设计、样机制作、模具开发。长期服务:冠舟科技、科创医疗、瑞德医疗、阳普医疗、诺万医疗等。」


 
 
上一篇:医疗器械工业设计及供应链优化策略:提升医疗器械制造效率与质量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