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疗领域,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,尤其是涉及防水性能。具备良好防水结构的医疗设备,不仅能确保其在复杂使用环境下稳定运行,延长使用寿命,更能保障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。因此,从材料选择到工艺优化的全方位防水结构设计意义重大。
一、材料选择策略
1.外壳材料
高强度防水塑料:如聚碳酸酯(PC),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化学性,同时其防水性能突出。PC 材质能够有效抵御水的侵蚀,防止水分渗透到设备内部。在一些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中,采用 PC 外壳可以确保设备在各种潮湿环境中正常工作。
不锈钢:对于一些需要更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医疗设备,如手术器械消毒设备,不锈钢是理想选择。不锈钢不仅防水,还具有出色的耐磨损和抗腐蚀性能,能承受高温消毒等严苛环境。
2.密封材料
硅橡胶: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、良好的柔韧性和卓越的密封性能。在医疗设备中,硅橡胶常用于密封垫圈、密封胶条等部件。例如,在核磁共振成像(MRI)设备的电缆接口处,使用硅橡胶密封件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进入,确保设备的电气性能稳定。
聚氨酯密封胶:对各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,防水密封效果持久。在一些医疗监护设备的外壳拼接处,采用聚氨酯密封胶进行密封,可以形成可靠的防水屏障。
二、工艺优化策略
1.注塑工艺改进
优化模具设计:通过精确的模具设计,确保注塑成型的外壳尺寸精度高,减少缝隙和孔洞的产生。例如,采用热流道技术可以使塑料在模具中均匀流动,避免因塑料填充不均匀而导致的缺陷,提高外壳的防水性能。
控制注塑参数:精确控制注塑温度、压力和速度等参数,保证外壳的成型质量。合适的注塑温度可以使塑料充分熔融,均匀填充模具型腔;适当的压力和速度可以避免出现气泡、缩痕等缺陷,从而提升外壳的整体防水性能。
2.密封工艺提升
超声波焊接:对于塑料外壳的医疗设备,超声波焊接可以在不使用额外密封材料的情况下,实现高强度的密封连接。通过超声波的高频振动,使塑料接触面迅速升温熔融,冷却后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,有效防止水分渗透。如血糖仪的外壳封装,常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。
点胶密封工艺优化:在密封胶的使用过程中,精确控制胶量和点胶位置至关重要。采用自动化点胶设备可以提高点胶的精度和一致性,确保密封胶均匀覆盖需要密封的部位,形成良好的防水密封层。
3.装配工艺优化
零部件预处理:在装配前,对零部件进行清洁和干燥处理,去除表面的灰尘、油污和水分等杂质,保证密封效果。例如,对密封垫圈进行清洗和干燥后再进行装配,可以有效避免因杂质导致的密封失效。
精准装配:严格按照装配工艺要求进行操作,确保各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准确无误。在一些精密医疗设备中,如电子显微镜,精确的装配可以保证设备内部的防水结构不受破坏,维持良好的防水性能。
三、检测与验证
1.防水性能测试
浸水测试:将医疗设备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深度浸入水中,然后取出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有进水现象。例如,对于一些水下使用的医疗检测设备,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深水浸泡测试,以确保其防水性能符合要求。
喷淋测试:模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喷淋环境,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喷淋测试。通过观察设备表面的水迹和内部是否进水,评估其防水性能。
2.可靠性验证
加速老化测试: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高温、高湿等加速老化处理,然后进行防水性能测试,评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防水可靠性。例如,将设备放置在高温高湿的环境箱中一段时间后,再进行浸水测试,观察其防水性能是否下降。
实际使用场景模拟验证:将医疗设备放置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进行试用,收集使用过程中的数据,验证其防水结构设计的有效性。如将新型的防水输液泵在医院病房中进行实际使用测试,观察其在日常使用中的防水表现。
创新医疗设备防水结构设计需要从材料选择、工艺优化、检测与验证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量。通过合理选择高性能的防水材料,优化注塑、密封和装配等工艺,以及严格的检测与验证,可以有效提升医疗设备的防水性能,确保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可靠运行,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「深圳绿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22年专注医疗美容健康品类创新、开发、落地,设计覆盖产品开发全产业链:设计分析、外观设计、结构设计、界面设计、样机制作、模具开发。长期服务:冠舟科技、科创医疗、瑞德医疗、阳普医疗、诺万医疗等。」